当前位置:

水产养殖中如何有效处理孔雀石绿?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2021-12-09

对从事水产养殖的朋友来说,孔雀石绿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三苯甲烷类合成染料,自1933年被证实有抗菌、杀虫等效果以来,被许多地区广泛用于水产养殖领域,用来杀灭水产动物体外的寄生虫、原生动物和鱼卵中的霉菌等。

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陆续研究发现,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内和环境中残留时间长,被确证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鉴于此,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我国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

作为水产行业的一员,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遵守行业准则,安全生产,不再因为此类问题伤神。

 

由于孔雀石绿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使用,且其极难自然降解,因此很多土塘底泥或者水体中依旧会有残留,而单纯靠换水或者抽底泥的办法很难根除,那么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处理孔雀石绿残留呢?接下来以我们合作客户在2018年做的一个实验展开,给大家介绍一种处理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如下:

首先,配制四杯相同浓度(1g/L)的孔雀石绿水溶液,颜色呈紫黑色,初始pH为8.31,弱碱性。


其次,分别往4杯孔雀石绿水溶液中加入相同重量(2g)的四种产品:菌毒速消(50%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剂); 360云消(50%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片剂);安蓝(15%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片剂);抑菌底安(10%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破碎颗粒)。

然后观察不同时间水溶液所呈现的颜色及pH值变化,结果如下:

1.菌毒速消与孔雀石绿水溶液作用结果

 

菌毒速消与孔雀石绿作用*快,图1是10分钟后效果,溶液已经呈现红棕色,图2红棕色明显。图3、图4红棕色逐渐褪去。

因反应体系分步进行,比较复杂,初步判断出现红棕色是因为孔雀石绿自身结构被破坏,但是此时苯环并未打开,生成一些苯醌式中间产物,此类物质水溶液一般呈黄色,由于菌毒速消本身添加了苋菜红色素,复合颜色即为红棕色。

随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释放出的一些活性基团继续进攻,苯环结构破坏,生成一些无机小分子酸类,例如乙酸,甲酸等,*后溶液呈现菌毒速消自身红色,pH值为4.31。(当然,不排除过量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电离的氢离子降低混合液pH值。)

与菌毒速消同系列产品还有泰兰芬、安可清、菌菌克。

 

2.360云消与孔雀石绿水溶液作用结果


由于是片剂原因,360云消作用时间稍长于菌毒速消,反应开始至*后稳定总共耗时约60分钟。中间过渡色明显(金黄色溶液中主要以孔雀石绿氧化后生成的一些苯醌式中间产物为主),原因同上。360云消加入苋菜红色素相对较少,*后呈无色,pH值为4.22。

与360云消同系列产品还有泰兰德、安可净、毒毒消。

 

3.15%含量的安蓝与孔雀石绿水溶液作用结果

 

由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含量相对低一些,15%含量的安蓝作用时间比较长,从初始加入到*后溶液褪色,整个过程近5个小时。混合液颜色是深蓝色向蓝绿色过渡并逐渐变浅,没有明显出现红棕色或者黄色,说明整个反应过程比较缓和。安蓝几乎不含色素,*后溶液呈无色,pH值为4.51。

与安蓝同系列产品还有解毒底安/安澈/安而信安底/底莫愁。

  

4.10%含量的益菌底安与孔雀石绿水溶液作用结果

 

10%含量的益菌底安,其有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含量在四者中*低,反应时间也比较长,图3从实验开始已经有近6小时,图4是隔了一晚上的结果,也可以达到降解孔雀石绿的效果。与安蓝结论类似,逐步褪色,反应比较平缓,*终混合液pH为4.83。

与益菌底安同系列的还有安蓝净、菌毒消水土生态修复剂、泰蓝参康。 

 

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上述四款泰缘复合过硫酸氢钾产品均能有效破坏孔雀石绿结构,降解环境中残留的孔雀石绿;

2、反应速率与有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含量呈正相关,含量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不足之处:

1、所有过程没有精确记录反应浓度及时间,只给出定性结果和推断;

2、反应过程比较复杂,混合液中可能存在未降解孔雀石绿,苯醌式中间产物,自身色素等多种颜色叠加态,记录不够详尽;

3、对*终反应产物只有经验判断,没有详细验证反应进行是否彻底等。

建议:

目前,复合过硫酸氢钾产品已经成为水产行业家喻户晓的产品,但是市场鱼龙混杂,为了更好地解决池塘孔雀石绿残留问题,建议少量多次使用正规厂家出厂的复合过硫酸氢钾产品,只有真材料+好配方才是让人放心的产品。

官方小程序泰缘云堡
与泰结缘 净享人生
与泰结缘 笑傲江湖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9821272207 17317196347
  • 13818089169,16771836789
  • 13916714310
  • 021-67801183(67801193)